極具生命力的聆聽經驗 演繹原住民音樂新格局
2015年末,最令人驚豔的創作專輯
蘇瓦那與CMO樂團,成立於2010年冬天,涵蓋各半的阿美族與漢人血統,融合兩地的景緻,共同創造出兩種不同背景共存的音樂,有實驗音樂、原住民古調、爵士音樂及各類型曲風的創作。以弦樂的細膩刻畫縱谷的秀麗婉約,用打擊樂器堆疊出東海岸的壯闊,以音樂寫下土地的感懷和城市的光景,這裡沒有音樂科班生,只有一群想不斷「玩」音樂的好朋友。其致力於創作歌曲,亦將原住民傳統歌曲,透過不同的曲風,賦予全新的生命。成軍五年來,發表過許多音樂作品,也融合音樂與劇場的元素,榮獲第六、第七屆臺北藝穗節「音樂中的音樂」大獎。
蘇瓦那,臺東關山阿美族人,曾與歐開合唱團共同錄製《O-Kai Acappella》專輯,擔任男低音一角,榮獲三座金曲獎。國中畢業後便離開臺東,四處遊走於各城市間。始終未學過母語的他,離鄉背井十年後,才真正意識到原住民在長期漢化教育下,已經慢慢失去了自己的語言、文化。因此,他開始溯源,認真的學習母語、認識自己的文化,回鄉的頻率日漸增加,逐漸了解這個民族的故事、了解族人的遷徙、土地的精神,從祖母哈樂滋所哼唱出的日本與母語歌謠中,聽見了他從未在歷史課本上讀過的史實,即使是微小的個人片段,也能拼湊出大時代的一角。於是,他將那些歷史片段,重新拼貼畫面,剪輯出屬於他的角度,用如詩的詞句寫下那片風景,用音樂描繪出當時的景象。
「原住民這個身份,是我的根,我希望將這些土地上曾真實發生過的事情,用音樂說出來。有些歌會用當代的曲風結合傳統古調進去,希望將文化中本身具有感染力的東西,用新的手法呈現,不要讓他人覺得是舊的東西。」蘇瓦那說道。
汲取於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故事,以及旅北多年後的自省,他與CMO的夥伴們,以靈魂、藍調、搖滾、探戈、古典等曲風,譜出極具強烈影像感的音樂:有著古典風格的「奇拉雅善」與「湧」、輕搖滾結合流行的「日子」與「美麗的妳」,分別講述族人在大時代下的無奈與離別 ; 搖滾性格強烈的「生命樹」、鋼琴與靈魂樂交織的「心」、激昂的探戈與古典聲樂所疊出的「黑色的星星」,則分別為旅北多年的自省,與美麗灣事件的思索 ; 帶著輕柔Bossa的「父」、黑人靈歌風格的「聽」,則是身為基督徒的他,對天父的敬愛 ; 以藍調的詭譎幽然,獻給他一直以來最敬愛的母親「春子」,歌中融入傳統阿美族歌曲「招贅歌」的元素,則是母系社會的堅韌精神。
「自由的旅程」,記載的是他的生命痕跡,也是他看待自己的方式:音樂的自由、心靈的自由、生命的自由。2014年底,哈樂滋以高齡回到上帝的懷抱,而2015的此時,他帶著哈樂滋交予他的一切,在音樂的旅程中,振翅高飛。